全站搜索
新闻检索
 
当前位置
新闻搜索
文章正文
2018中国高等教育十大热点
里瑟琦智库    2019-01-01 02:44:40    文字:【】【】【

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在延续2017年的热点,包括“双一流”“新工科”“思政工作”等关键词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内涵发展,本科教育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全国教育大会的根本遵循,中西部高等教育的不断振兴,课程教材体系的建设完善,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的宏大布局等为2018年的中国高等教育带来深度发展。


关键词一:本科教育工作


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陈宝生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是回归常识。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二是回归本分。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三是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回归梦想。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同时,在会议期间举行的“以本为本 四个回归 一流本科建设”论坛上,150所高校联合发出《一流本科教育宣言(成都宣言)》,提出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联合宣言提出“坚持以本为本”“致力于立德树人”“致力于教书育人”等十项共识。


“建设一流本科”成为2018年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的重点。


早在3月,上海市即开启了一流本科建设计划,计划发展一批一流本科专业。根据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计划,高校要会聚一流教学师资,落实一批一流教学资源,形成一批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示范引领基地。沪上高校将继续实施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使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8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通知要求,各高校要认真查找课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到人,把从严管理的规矩立起来、把课堂教学建设强起来、把课堂教学质量提起来。同时,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通知提出,要修订完善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管理制度,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加强对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要严格实行论文查重和抽检制度,建立健全盲审制度,严肃处理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毕业论文等违纪问题,确保本科毕业生论文(设计)质量。


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简称“新时代高教40条”),决定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新时代高教40条”提出了总体目标:经过5年的努力,建成一批立德树人标杆学校,建设一批一流本科专业点;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到2035年,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水平本科教育。这是继2018年6月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教育部针对本科教育改革首次给出的清晰时间表和路线图。


11月,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一是要把全面振兴本科教育作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持之以恒抓出成效。二是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作为全面振兴本科的第一要务。三是牢牢抓住“教”这个核心,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四是要紧紧抓好“学”这个根本,教育学生刻苦读书学习。五是切实抓住“创”这个关键,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各高校也相继推出“一流本科提升行动计划”,复旦大学发布了《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在本科前两年着重开展通识教育和大类基础教育,专注基础融通;从本科三年级开始,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满足学生多元化成长需求,构建互相贯通的多维发展空间。浙江大学也启动“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三点内容:一是要进一步以本为本,牢牢把握新时代本科教育的发展趋势。二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将一流本科教育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工程扎实推进。三是要进一步改革创新,积极探索一流本科教育的浙大方案。


另外,在1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这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首个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万多个专业点。这一国家标准明确了各专业类的内涵、学科基础、人才培养方向等。对适用专业范围、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都作了明确要求,特别对师资队伍数量和结构、教师学科专业背景和水平、教师教学发展条件等提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要求。



关键词二:人工智能



4月10日,教育部宣布,启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对其建设与发展作出明确规划和细致部署。《计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计划》提出了高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的三大类18项重点任务。第一类任务是优化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核心关键技术创新、加快建设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基地、加快建设一流人才队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强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加大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力度6项具体任务。第二类任务是完善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完善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建设、加强教材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开展普及教育、支持创新创业、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7项具体任务。第三类任务是推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应用,包括加强重点领域应用、推进智能教育发展、推动军民深度融合、鼓励创新联盟建设和资源开放共享、支持地方和区域创新发展5项重点任务。

7月,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26所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负责人参加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首届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形成了《关于设置人工智能专业建议书》。


8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将在宁夏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分别开展基础教育领域和高等教育领域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通过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师管理优化、助推教师教育改革、助推教育教学创新、助推教育精准扶贫的新路径,为在全国层面推开探索模式,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紧接着,教育部网站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的函》,公布了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咨询组专家名单和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工作组专家名单。


9月,在上海举办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宣布成立。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剑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以及我国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知名高校的校长,共话跨国人工智能合作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


12月,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对接会议在京召开。来自科大讯飞、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代表,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代表展示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助推教育教学变革、未来教师培养、教师素质提升、教师管理服务优化的方案。


在此背景下,各地各高校纷纷开展人工智能研究及教学活动,建立人工智能学院。


2月8日,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在京成立。研究院由创新工场、北京集成电路设计园有限公司、商汤科技、旷视科技、臻迪科技、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金山云共同发起,按照“1个研究院+N个创新中心+N个科研条件平台”的三层开放式组织架构组建。


3月6日,南京大学正式成立人工智能学院。该学院的成立旨在顺应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切合产业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南京大学在人工智能方向上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优势,形成高端人才积聚效应,探索智能产业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


5月5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研究院围绕理论、技术、平台、应用4个层次、7个方向构建。


6月,浙江大学牵头建设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任务,浙江大学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领交叉会聚趋势,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学科生态;二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进一步开展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三是打通创新发展链条,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转化。


6月28日,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研究院为校级的跨学科交叉科研机构,将以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为核心,积极推进大跨度的学科交叉融合,大范围的技术与产业、学校与企业融合,充分发挥清华大学在多学科综合、优秀人才汇聚、高水平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上开展源头性和颠覆性创新。


9月27日,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在揭牌成立,新成立的人工智能研究院将结合电子科大电子信息的专业特色,力争建成杰出人才培养、基础科学研究、学科交叉融合、成果应用转化的国际一流平台。


地方高校也不甘示弱,哈尔滨工程大学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将采取“人工智能+船海核特色”交叉融合发展路线,推动人工智能和传统优势学科的深度融合与发展。燕山大学正式出台了《燕山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建设方案》,在学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新工科专业方向建设的基础上,统一协调学校相关课程资源、实践场地、产学合作相关事宜,正式启动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的建设工作。


国际合作方面,微软亚洲研究院联手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四所高校,共建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科研教育平台,助力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研成果的迸发,促进高端科技人才的培养及共享科教生态的建立。平台将深度聚焦科研、教学与生态,面向中国高校提供技术支撑平台、工具、数据和课程四大核心资源和服务,从资源共享、平台共建、联合科研、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项目,社区论坛等多方面,构建开放、开源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



关键词三:教师队伍建设




1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顶层设计。意见明确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意见围绕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不断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确保政策举措落地见效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针对社会关注的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意见提出,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为振兴教师教育,意见明确,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


1月2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视频会议,陈宝生强调,教育战线要努力将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实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攻坚行动,书写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奋进之笔”。一是写好师德师风建设“奋进之笔”;二是写好提升素质能力“奋进之笔”;三是写好管理改革创新“奋进之笔”;四是写好提高地位待遇“奋进之笔”。


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目标是培养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吸引优秀人才从教,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办法》从选拔录取、履约任教、激励措施、条件保障等方面,对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予以改进和完善。一是确立师范生公费教育制度。二是调整履约任教年限要求。三是细化履约管理政策。四是加大落实政策保障力度。


紧接着,乡村教师和“三区三州”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师战线要做到“七个聚焦”。即聚焦方向,聚焦底色,聚焦质量,聚焦待遇,聚焦管理,聚焦短板,聚焦青年。


11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划定基本底线,深化师德师风建设。


12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视频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作为师德师风建设首要任务抓紧抓好。一是方向要正确坚定;二是制度要细化管用;三是防线要关口前移;四是查处要严字当头;五是风尚要厚植弘扬。



关键词四:全国教育大会



9月10-11日,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中提到九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他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等教育要始终把正确解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六个方面”下功夫。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指出,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优化高校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更多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更加重视、充分发挥高校在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要作用。李克强要求,要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充分释放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校办学主体作用,大幅减少各类检查、评估、评价,加强对办学方向、标准、质量的规范引导,为学校潜心治校办学创造良好环境。


随后,各地各高校纷纷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展学习研讨。


9月,北京大学召开党委常委会,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会上党委书记郝平提出六点要求。第一,要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第二,要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第三,要全面加强党建工作。第四,深化综合改革。第五,持续关注校园民生。第六,要提高政治站位。


10月,北京市教育大会召开,研究部署北京市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陈宝生希望北京教育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一是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方面走在前列。二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走在前列。三是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走在前列。四是在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方面走在前列。五是在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方面走在前列。同月,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会召开,陈宝生强调一是把落实大会精神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实践。二是做好顶层设计,抓紧制定政策举措,务求见到实效。三是准确判断形势,认清问题本质,保持战略定力,解决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11月,清华大学举办2018年全校干部学习班,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委书记陈旭表示,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快推进、狠抓落实:一是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着力开创立德树人新格局。三是加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四是深化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五:“双一流”建设



在2017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公布之后,“双一流”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年初,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高校纷纷公布各自的“双一流”建设方案。从“学科群”建设,到以“预聘—长聘”为核心的人事改革制度,再到探索本科生培养新模式。在国内高校中处于“领头羊”位置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其“双一流”方案最受瞩目。在建设时间表上,清华、北大明确:2020年,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2030年,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2050年前后,成为世界顶尖大学。多学科交叉融合,被认为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不难发现,多所名校的“双一流”建设方案,都不约而同地将“学科群”建设、“交叉学科”建设列为重点建设领域。坚持“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在吸收世界上先进办学治校经验的基础上,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可以说,在各校“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一流人才,始终是重中之重。


上海市更是出台《上海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共分六章52条,固化教育综合改革探索积累的经验做法,拓展高等教育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为推动上海高校“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条例》要求,将“立德树人”作为高等学校德育评价的重要内容。《条例》明确,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师职业培训和发展、教学岗位职责、教学工作规范、教学奖励、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等制度,强化教学激励机制,并通过加大教学投入力度、创新培养模式和机制、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值得关注的是,《条例》还吸纳了本市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发展规划、学科布局规划和职业教育规划的内容,固化了上海教育综合改革的经验和成果。


8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当前高校落实“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和实施办法提出具体指导,进一步明确建设高校的责任主体、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地位,引导高校深化认识,转变理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确保实现建设方案的目标任务。《指导意见》要求,要明确学科建设内涵,坚持人才培养、学术团队、科研创新“三位一体”。突出优势与特色,分层分类推进学科建设,着眼于提高关键领域原始创新、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性社会影响。在学科育人方面,要以学科建设为载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强化科研育人,推进实践育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同时要打造高水平学科团队和梯队,完善开放灵活的引育机制,构建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以杰出人才为骨干、以优秀青年人才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另外,地方支持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指导意见》要求将“双一流”建设纳入区域重大战略,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地方政府也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建设高校在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


9月,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双一流”建设现场推进会。陈宝生强调,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开局良好。转入新的历史阶段,要按照可靠的、合格的、真实的、有特色、有竞争力、有产出、可持续的目标,坚持“特色一流、内涵发展、改革驱动、高校主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在深化改革、服务需求、开放合作中加快建设。


各地方也积极对于“双一流”建设给予财政上的支持。


河南7.7亿专项资金支持“双一流”建设,将在平台建设上加强资源整合,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建设学科平台,积极创造条件,支持争创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支持两校加强研究生教育,省教育厅在研究生招生计划上向两所学校重点倾斜,从政策、待遇等方面加大对两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支持力度。


山西一年投入三亿元,支持高校打造“双一流”。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促进山西省高等教育振兴崛起的“1331工程”。“1331工程”中,第一个“1”,指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第一个“3”,指全面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创新团队3项建设;第二个“3”,指全面加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项建设;后一个“1”,指努力产出一批具有重大贡献的标志性成果,促进高等教育引领创新驱动发展。


上海市政府公布《关于本市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上海高校办学实力和学科水平进步明显,2所左右大学和20个左右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率先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意见》提出对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以部市合作为平台,深化创新上海市政府与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建立的战略合作机制,安排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支持驻沪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支持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加快开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山东省级财政下达7.15亿元支持“双一流”建设,按自然科学类2500万元、人文社科类1000万元的奖补标准,对全省32个一流学科给予奖补,支持学校进行学科平台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运行等。


北京市财政局10月公布《北京高校“双一流”建设资金管理办法》。为推进北京高校的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设立高校“双一流”建设资金,高校“双一流”建设以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其中“一流专业”在5年建设周期内,每个专业最高可获3000万元支持,“高精尖”学科最高则将获得5000万元的财政支持。


省部共建“双一流”高校工作也在持续推进。


5月,教育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武汉签订了关于重点建设湖北“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协议。按照协议,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将共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所在鄂“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北省将共建高校的改革发展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加快“双一流”建设等方面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配合教育部在产学研创新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教育部支持和鼓励共建高校将“双一流”建设与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进一步发挥创新源、人才泵、思想库功能,增强学校创新资源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6月,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在深圳签署《共同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协议》,根据协议,在巩固以往重点共建成果基础上,教育部和广东省将共同推进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共同推进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学科,为广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提供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


9月,教育部与湖南省政府在长沙签署《重点共建湖南“双一流”建设高校协议》,决定共建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等3所在湘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根据协议,教育部将对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在综合改革、一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给予政策指导;在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认定、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国家教师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在“卓越拔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中优先考虑3所高校需求。


各个“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开始形成联盟,合理推进学科发展。5月,“双一流”农科联盟在北京成立,联盟由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7所高校组成,将推动成员高校间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交流等领域的合作。10月,北京大学牵头组建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根据联盟建设方案,联盟将围绕目标任务、聚焦重点问题,定期举行高层会议与论坛,开展专题研究与培训,输出政策意见与建议等。联盟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医学教育学制学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临床研究创新与支持体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医学领军人才培养、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等。



关键词六: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



在1月份召开的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陈宝生给出了2018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索引,其中之一是扶贫,教育部计划出台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重点攻克“三区三州”贫困堡垒。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升级版”,推进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加强省部共建、部省合作,签订部省合建中西部14所高校协议。李克强也在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


2月,教育部在京召开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座谈会,部署启动部省合建工作。会议强调,要通过部省合建这一新的机制和模式,在尚无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省份,按“一省一校”原则,重点支持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大学、南昌大学、郑州大学、广西大学、海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14所高校建设。


5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教育部部长助理郑富芝介绍教育投入继续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有关工作情况。中央将再增加27亿支持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和"一省一校"建设,这些资金更多向中西部地方高校倾斜。


8月,部省合建中西部十四所高校工作推进会召开,陈宝生强调,下一阶段部省合建工作要突出六个“先起来”。一是先干起来,各校要真正把自己当作部建高校来建设,按照确定的协议干起来,不要等,瞄准专项调研发现的五个突出问题,确立突破口和主攻方向。二是先实起来,确定分阶段目标,实实在在地干,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研布局等要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当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三是先特起来,在全国高等教育的大格局中探索差异化发展,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力争率先发展,瞄准“双一流”要求,让主流学科、专业的地方特色鲜明起来。四是先管起来,教育部各司局按照“部属高校一视同仁”的方式积极履行职责,地方按照协议继续加强管理,把部省合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规则建立起来。五是先帮起来,对口合作高校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尽快启动帮扶,帮短板,帮弱项,帮特色,以学科建设、师资培养、办学模式为重点,逐年见一些成效。六是先想起来,部省合建工作有关各方在规划工作、安排计划时,要优先考虑14所部省合建高校,将合建和帮扶变成分内之事和自觉行动。


地方上也开始行动起来。


11月,为落实《教育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部区合建”广西大学的协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部区合建”广西大学实施方案》。主要建设目标包括,通过推进“部区合建”工作,全面提升广西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水平。《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部省合建南昌大学的实施意见》公布,将着力打造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大一流学科群,助推江西新材料和食品两大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12月,教育部首批认定的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14所部省合建高校有9所入选。体现国家政策对于中西部高校的支持。



关键词七:新工科



3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此次公布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共612项,包括202个“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和410个“新工科”专业改革类项目。其中,专业改革类项目涵盖了包括人工智能类、大数据类、智能制造类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类在内的19个项目群。新工科建设持续推进。


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将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深入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建设一批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产业急需的新兴工科专业、体现产业和技术最新发展的新课程等;构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三级实施体系,持续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


4月,主题为“拥抱新工业革命的新工科教育”的国际新工科教育研讨会召开。会议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天津大学主办,来自欧、美、亚、澳四大洲的60所知名工科大学和一批领先型企业的150余名代表参会。与会代表深入探讨了世界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共同研究面向新工业革命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模式。会上形成了《关于成立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的倡议》。


5月,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会举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培养堪当大任的卓越拔尖人才》的主题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势在必行,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等建设,推出“卓越拔尖计划”2.0版,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2018 年新工科正式扩容为“四新”: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各高校也在新工科建设上下足功夫。


复旦大学1月与临港管委会、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签约,三方将共建“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这也是复旦大学布局新工科建设的一次尝试。据悉,三方将按照临港产业布局,重点围绕智能机器人、智能制造、电子材料等进行布局,选取高水平项目入驻临港,推动成果转化,完成技术产业化“最后一公里”,以更好满足国家在工程技术研发领域的战略需求。


西安交大所申请的以教育部“新工科”建设为着眼点,主动布局建设的管理、计算机、控制多学科交叉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理念的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2个“新工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


5月,筹建1年多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正式启动建设。该校区采用“部省市校”四方共建的新模式,采用“中方为主、国际协同”的新机制,将重点布局引领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孕育产生颠覆性技术变革的交叉领域新工科,计划建立10个新工科学院。


6月,上海交通大学宣布,将从2018级工科类新生起,全覆盖所有专业实行大平台教学改革。在上海交通大学新一轮的人才培养体系修订中,将工科平台、工科专业、致远工科荣誉计划三类专业培养打通,将工科平台原有培养优势和特色推广到所有优势工科专业中去,形成了“大工科”培养体系,扩大学生受益面,着力构建多学科交叉复合型工程科学和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11月,天津大学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新建首批21门面向人工智能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课程,向全校研究生和未来具有本研贯通培养资格的本科生开放,教师科研成果直通学生课堂。21门公共课程分为基础类、计算类、制造类、综合类四大课程模块。



关键词八:思政课建设



今年1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www.sizhengwang.cn)上线开通,旨在切实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思政工作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之一。会议提出,教育系统将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教育思想,支持高校在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一级学科设立习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方向,编写《习近平教育思想讲义》。


紧接着,教育部党组在上海召开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现场推进会。陈宝生强调,今年要继续打好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攻坚战,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年”为全年工作抓手,进一步加强“五个攻坚”,更加突出思政课建设学理支撑和规律研究,更加突出思政课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贡献,加快形成适合其职业特点的评价标准和支撑体系,以教师队伍发展带动思政课建设,更好发挥思政课“试金石”作用。


2月,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修订工作推进会举行,全面修订96种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


4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在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充分保证规范开课、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规范建设教学资源、择优遴选教师队伍、创新设计教学方式、注重考核学习效果、大力加强组织领导等方面作出指导。


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201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的通知》,提出2018年相关高校在2017年招生人数基础上,共计划增招1490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500人,硕士研究生990人。


各高校也开始推动思政课改革。


国科大推进研究型、互动型教学思政课改革。党委书记张杰以物理学家的思维,从问题出发,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以世界范围的对比和大时间跨度的史料与数据作为分析推理的基础,引导本科生分析5000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文化基因,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所做的道路选择,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十九大之后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以开放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探索推进研究型、互动型教学改革,让课堂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南京大学发布了学校首门“课程思政”融合创新课程“宇宙简史”,并介绍了课程建设的经验。该课程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打造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多样化载体,从而实现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养成核心价值、树立正确的宇宙观。课程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向学生呈现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方法以及波澜起伏的研究历程,生动诠释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与家国情怀。


复旦大学构建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干,以专业课程为支撑的本科课程体系,着力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



关键词九:教材建设



同样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材建设成为教育发展改革的重点。陈宝生指出,要加强课程教材建设和管理,颁布实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五年规划,统筹设计未来五年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出台中小学、职业院校、高等院校教材以及引进教材管理办法,形成全面覆盖大中小学教材基本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完善教材编写审查制度,推进国家统编教材统一使用。


5月,教育部召开课程教材研究所成立大会,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专业机构正式成立。会议强调,教材建设需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的重点任务。一是抓方向,强化马克思主义对教材建设的统领。二是抓服务,推进教材建设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三是抓质量,把好教材建设的各个关口。四是抓制度,提高教材建设的规范化水平。五是抓保障,推动教材建设持续加快发展。


7月,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重大研究项目研讨会召开。研究所聚焦意识形态前沿、课程改革薄弱环节和课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方面,率先启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课程图谱研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标准英文翻译,以及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大中小体育一体化、大中小艺术一体化等重大项目研究。


12月,北京师范大学教材研究院挂牌成立。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指出,加强教材研究至少具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材建设意见的重要举措;二是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三是完善教材专业化建设,提升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朱之文还进一步对教材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教材研究必须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第二,教材研究必须要牢牢把握教育规律,扎根中国教育实践;第三,教材研究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知识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第四,教材研究必须要有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



关键词十:支持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的高度和厚度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


1月3日,2018年国务院的第一场常务会议,确定加大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措施,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会议提出,从五个方面着手加强基础研究,首先,从教育抓起,潜心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对数学等重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其次,促进基础科学与应用研究融通,既要重视原创性、颠覆性的发明创造,也要力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应用技术创新。会议还提出,加大体制机制创新,采取政府引导、税收杠杆等方式,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布局基础研究,扩大科研人员研究选题选择权;多方引才引智,加大国际科研合作,稳定支持优秀创新团队持续从事基础科学研究,支持海外专家牵头或参与实施国家科技项目。


1月底,国务院1月31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作出部署。《意见》明确了我国基础科学研究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大的科学支撑。《意见》提出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要坚持的原则:一是遵循科学规律,坚持分类指导;二是突出原始创新,促进融通发展;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创新活力;四是加强协同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五是强化稳定支持,优化投入结构。《意见》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20项重点任务。一是完善基础研究布局。二是建设高水平研究基地。三是壮大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四是提高基础研究国际化水平。五是优化基础研究发展机制和环境。


基础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论的指导,闯过基础研究的难关,才能够掌握应用研究的主动权,保证科技创新的独立自主地位。


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启动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同月,国务院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其主要职责为拟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针以及科技发展、基础研究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等。


4月,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要抓产业体系建设,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共同发力。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做好体系化技术布局,优中选优、重点突破。要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完善金融、财税、国际贸易、人才、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环境,优化市场环境,更好释放各类创新主体创新活力。要培育公平的市场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要打通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衔接的绿色通道,力争以基础研究带动应用技术群体突破。


6月,科技部、教育部在京召开科教协同工作会议暨高校校长座谈会,建立科教协同工作机制,研究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加强新时代科教协同融合。双方签署《科技部教育部科教协同工作协议(2018-2022年)》。根据工作协议,双方将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支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引导高校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在基础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扩大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重视发挥高校智库的咨询作用。


7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提出四个核心任务(一)组建世界一流创新大团队;(二)建设世界领先科研大平台;(三)培育抢占制高点科技大项目;(四)持续产出引领性原创大成果。其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汇聚一批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支撑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到2035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水平大幅跃升,建成若干具有国际“领跑者”地位的学术高地,在一些重点领域实现学术引领,培养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国际眼光的战略科学家群体,一批学科领域跻身世界一流前列,产出一批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成果。到本世纪中叶,在高等学校建成一批引领世界学术发展的创新高地,在一批重要领域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学科,培养出一批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为建成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10月,教育部发布消息,对六所高校的六个前沿中心予以立项建设。具体内容是:清华大学将立项建设量子信息前沿科学中心、北京大学建设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天津大学建设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浙江大学建设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同济大学建设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四川大学建设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教育部要求,六个前沿科学中心要汇聚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发挥学科群优势,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团队,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建设体制机制改革示范区,率先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在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中发挥前沿引领作用。另外,科技部又批准建设三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别是青岛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齐鲁工业大学省部共建生物基材料与绿色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以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基础研究水平。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里瑟琦智库”的其他媒体的所有作品均为转载稿件,其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本网所刊载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人来函与本网联系。
浏览 (1239)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姜洁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里瑟琦智库 技术支持:骐云科技  沪ICP备18028872号-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