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新闻检索
 
当前位置
新闻搜索
文章正文
一周要闻 | 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高等教育法首次执法检查
里瑟琦智库    2019-07-04 00:34:17    文字:【】【】【

1.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高等教育法首次执法检查。


为全面了解高等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督促法律实施机关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法律各项规定,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组第一次全体会议6月19日在京召开,启动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在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高等教育法贯彻实施,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本次执法检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高等教育法的要求,在了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法律实施总体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聚焦六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情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情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推进“放管服”改革,扩大办学自主权情况。(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


为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树立科技界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要自觉践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大力弘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大力弘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大力弘扬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大力弘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大力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崇尚学术民主,坚守诚信底线,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同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构建良好科研生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正确发挥评价引导作用,力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加强宣传,营造尊重人才、尊崇创新的舆论氛围。中央宣传部、科技部、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要会同有关方面分解工作任务,对落实情况加强跟踪督办和总结评估,确保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军队可根据本意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相应工作机制。(摘编自新华社)


3.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在杭州启动。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6月13日启动,截至6月10日,报名参赛项目数已超过77万个,参赛人数近332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说,本届大赛将邀请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大学生团队参赛,将搭建全球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交流平台,实现更大程度的开放合作,跑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国加速度”。吴岩表示,本届大赛以“敢为人先放飞青春梦,勇立潮头建功新时代”为主题,鼓励大学生敢闯、会创,不仅学会知识,还要学会本领,促进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据介绍,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累计有490万大学生、119万个团队参赛,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大赛除了“高教板块”“职教板块”“国际板块”,还探索了针对高中学生创新创业的“萌芽板块”,努力形成各学段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教育链条。(摘编自《光明日报》)


4.李克强出席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


6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浙江杭州出席2019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质是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亿万市场主体积极性和社会创造活力,更大限度激发每个人的潜能潜质。“双创”有力支撑着就业。就业是最大民生,“双创”为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特别是年轻人打开了广阔就业空间,有利于促进比较充分的就业,让每个家庭有安身立命之本。各级政府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让创业创新者按照市场规则公平竞争、轻装上阵,为“双创”提供良好的成长空间。李克强指出,“双创”是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双创”聚众智、汇众力,利用“互联网+”平台,促进了新动能加快成长,这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要鼓励创投、风投基金为“双创”加油助力。“双创”还可拓展社会纵向流动通道,为更多人尤其是“草根”创业者提供发展平台,使他们通过拼搏实现人生价值,创造社会财富,这有利于实现机会公平,推进市场繁荣。要推动“双创”提升质量,创业创新者要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专业精神,脚踏实地,从细微处做起,追求卓越,把精妙创意变成现实,以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5.《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布八项原则让人工智能发展负起责任。


6月17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薛澜参与了《治理原则》制定和出台的全过程,他表示《治理原则》旨在更好地协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可靠,推动经济、社会及生态可持续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治理原则》中,尊重隐私被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要求充分保障个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的同时,在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使用等各环节应设置边界,建立规范。《治理原则》的出台,为的是推动我国人工智能行业的自律,凝聚全社会共识,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所以“共治共管”的理念贯穿始终。早在《治理原则》起草前,科学技术部就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摘编自《科技日报》)


6.孙春兰在上海调研时强调加强高校创新能力开放合作 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6月17-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上海调研时强调,各高校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开放的姿态同世界各国交流互鉴,广泛汇聚各方面创新资源,吸引和培养高精尖缺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贡献力量。孙春兰来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实地调研集成电路、脑科学、深海装备、新型光通信、人工智能等科研攻关,了解高校吸引和培养人才情况。她强调,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的若干意见》,对高校提出明确要求。高校要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提升使用全球创新资源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实现跨越。要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整合部门、高校、企业的创新资源,组建集中攻关平台,完善机制、协同联动,把高校的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加强数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在教学科研的强度、深度和难度上下功夫,把更多资源向优势基础学科集中,明确主攻方向,完善评价体系,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敢于给青年人才压担子,创造更加宽松的科研环境。坚持以本为本,重视本科教育的基础作用,加强通识教育,使学生博学与精专统一,增加发展后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摘编自新华网)


7.华人科学家邓青云等3人荣获2019年京都奖。


日本知名的科技和文艺成就奖京都奖6月14日揭晓2019年度获奖名单,美籍华人科学家邓青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教授詹姆斯·冈恩和法国太阳剧团创始人阿丽亚娜·姆努什金因各自成就而获奖。有“日本诺贝尔奖”之称的京都奖由日本京瓷公司创始人稻盛和夫捐资设立,是一个表彰对人类科学和文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国际奖项。京都奖由稻盛财团每年颁发一次,分为“先进技术”“基础科学”以及“思想和艺术”三大奖项。今年的“先进技术”奖授予了美籍华人科学家、香港科技大学教授邓青云,以表彰他在有机发光二极管高效化和实用化方面作出的先驱性贡献。(摘编自新华网)


8.201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新一线"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


麦可思研究院6月10日在京发布《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报告》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91.5%,“新一线”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报告》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受雇工作”的比例为73.6%,连续五届持续下降;“正在读研”(16.8%)及“准备考研”(3.3%)的比例较2014届分别增长3.2个、1.4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毕业生深造比例持续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待就业压力。2018届本科毕业生待就业比例为4.2%,较2014届(4.5%)略有下降。近年来,新一线城市纷纷上演“抢人大战”,频频出招争夺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籍毕业生占比从2014届的27.9%上升到了2018届的37.3%。《报告》数据表明,“北上广深”就业比例持续下降,从2014届的25%下降到了2018届的21%;而“新一线”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从2014届的22%上升到了2018届的26%。此外,刚毕业时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毕业生中,三年内离开的比例明显上升,从2011届的18%上升到了2015届的24%。(摘编自人民网)


9.今年前五个月 全年就业目标已完成过半——我国仍处于较充分就业状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的公报显示,2014年至2018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分别为1322万人、1312万人、1314万人、1351万人、1361万人,连续5年突破1300万人大关;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控制在4.1%以内,2018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近年来最低的3.8%。今年以来,这一平稳状态延续,前5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97万人,已完成全年计划的54%,完成全年就业目标几无悬念。失业率是重要的劳动力市场指标。今年5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其中,25岁至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5%,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下降,持续保持在低位水平。如果把时间维度再往前延伸,2018年1月份至2019年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也是在4.9%与5.3%之间浮动。近年来,城镇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摘编自《经济日报》)


10.长三角学生资助一体化发展联盟成立 高校新生受助信息可共享。


6月15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签署框架协议,长三角学生资助一体化发展联盟在沪成立。由此,沪苏浙皖建立起受助学生信息共享机制,2019年秋季入学高校新生的高中阶段受助信息就能实现共享,并逐步推进各学段受助学生的信息共享。有了长三角资助育人重点协作项目,今年凡考取苏浙皖高校的上海生源,在考生未向高校报到之前,其高中阶段接受教育资助的情况,就到达三省之内录取高校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摘编自《解放日报》)


11.北京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额全国居首。


6月18日召开的2019年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资源对接大会上发布消息,目前北京已有31家在京高校院所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意见及配套政策80余项,全市近八成高校院所针对国家和本市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制定了实施细则。未来,北京将支持高校院所参与北京市科创基金子基金设立,还将建设北京技术转移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人才培养。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2017年,全国2766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达121亿元,其中北京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到33.4亿元,占全国的27.6%,居全国首位,分别是上海市的2.7倍、江苏省的3.4倍。(摘编自《北京日报》)


12.中国科大: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在沪揭牌。


6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沪签署合作共建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协议。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指出,要主动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的要求,高标准建设上海量子科学研究中心,充分发挥张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努力建设引领型、突破型、平台型的科技创新基地。要积极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探索资源整合、协同创新的深度融合机制,力争成为新型研发机构的典范。要前瞻谋划领域布局,聚焦重要方向推进科研创新,快速形成国际影响力,为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多措并举,把人才工作当作谋发展的第一要务,集聚顶尖科技创新人才,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高地。(摘编自中国科大新闻网)


13.清华大学迎来改革开放后首位外籍副处长。


近日,美籍专家朱大卫(David P. Zupko)入职清华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担任副处长。这是清华大学自改革开放以来校机关聘任的首位外籍副处长。从全球范围延揽高层次专业管理人才加入学校机关干部队伍,服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机关人事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也是清华大学全球战略中卓越管理的切实推进。朱大卫任职国际处后,将参与清华大学全球战略及“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的推动实施。“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是学校推动全球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之一,于2017年11月提出并推进,以提升学校国际化能力为目标,通过学校层面的统筹推进,解决工作理念、教育教学、服务管理、校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升校园国际化水平,努力实现在2020年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摘编自清华大学新闻网)


14.复旦大学新设融合创新专业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


6月10日,复旦大学正式发布2019年招生章程。据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介绍,2019年复旦大学招生政策与去年相比总体保持稳定,部分细则上继续优化,为考生创造更多报考机会,提升志愿匹配度,新增了一批具有融合创新优势的一流学科专业。2019年,复旦大学新开设首届经济学本科国际项目(UIPE),同时招收中外优秀学生。借鉴全球成功教育模式,在强化优秀教育的同时,与全球多所顶尖学府合作,融合全球异地交流课堂、名企参访、海外实习、精品课程及顶尖师资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开拓学生国际视野,促进学生博识洽闻,改善和提升学生在未来全球不确定性世界的适应、分析和发展的能力。学校新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专业依托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和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实验实践平台,在学生培养上充分发挥复旦大学综合性大学学科优势,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旨在面向未来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人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设有“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系统设计”“智能芯片设计”与“类脑智能”四个培养方向。(摘编自复旦大学新闻网)


15.中国首个“没有围墙的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举行交付并点亮仪式。


6月12日,由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管理委员会主办的以“点亮西迁路创业再出发”为主题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交付表彰暨点亮仪式在陕西西安举行。据悉,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项目是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项目,是陕西省和西安交大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平台,项目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定位为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由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据了解,今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将正式入驻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作为中国第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如同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一样,一个学镇就是一所大学,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学镇。(摘编自西安交大新闻网)


16.让人才成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最强大脑” 南京大学新时代“第一资源”开发大会开展经验交流。


南京大学新时代“第一资源”开发大会6月15日开展大会交流和经验分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学校正处于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改革推进发展、用实干创造未来是目前我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他对人才资源开发尤其是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三点要求,第一,思想上统一认识。全校上下要充分领会本次会议精神,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做到遇事想人才、谋事问人才、干事靠人才、成事强人才,切实把人才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做到凡事尊重人才、凡事依靠人才、凡事珍惜人才、凡事关爱人才,引导各类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会共事、不出事,大力营造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的氛围;第二,行动上真抓实干。以“擎天计划”、“跨越计划”、“腾飞计划”、“毓秀计划”、“争锋计划”等为抓手,以各项制度改革创新为保障,真抓实干、重在落实、对标找差、精准发力,力争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一流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人才队伍“双高峰”;第三,成效上出彩出色。尽快做好政策的修改、完善、出台、部署、落实等工作,严格按照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第一资源”开发年各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队伍建设这一核心,严格责任、对标争先,推动学校的各项事业有始有终,出彩出色,闯出一条“中国特色、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之路。(摘编自南京大学新闻网)


17.连接全球清华人 清华联合微信推出首个校友小程序。


6月10日,清华校友总会推出首个校友微信小程序——“清华人”,通过连接校内信息中心的校友学籍数据,借助微信人脸识别、微信卡包等能力,为清华校友提供身份认证、电子校友卡申领、校友联络等专属服务,实现校友和母校、校友和校友之间线上的连接互通。“清华人”小程序上线即受到清华校友的广泛欢迎,一度成为当天清华校友的热点话题。来自清华方面的数据显示,小程序上线仅仅5个小时,有近5万校友成功通过身份认证并领取校友卡,截至目前数据仍在持续增长中。除此之外,基于微信卡包和第三方服务等功能,清华校友还能享受到更多方便和优惠的服务。诸如在校庆等活动期间,免费乘坐清华校内交通车,参加各类清华校友活动等。应该说,电子校友卡不只是实现了校友的身份认证,也极大地丰富了服务校友的形式和内容。(摘编自清华大学新闻网)


18.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取得历史最高排名。


2020QS世界大学排名6月19日发布。麻省理工学院连续第八年世界第一,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分别位列二、三。中国大陆高校中,清华大学因其不断提高的全球综合实力排名全球第16位,北京大学则从全球第30位上升到第22位。两所大学均取得了历史上最高的世界排名。作为世界三大权威排名,本次《QS世界大学排名》结果基于过去5年全球151个国家地区94,000名顶尖学者和45,000家用人单位的同行评议,以及对全球最大论文数据库Scopus/Elsevier中1350万学术期刊论文和7400万论文引用的数据分析。QS此次公布世界前1000所的大学,横跨82个国家和地区。排行榜中,美国高校在前十中占据5席。亚洲地区,排名最高的大学为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并列世界第11位)。(摘编自QS网站)


19.英国教育部长呼吁大学调整低价值课程。


英国教育部长达米安·海因兹近日表示,提供低价值课程的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正在让数千名学生失业,并使纳税人损失数百万英镑。他呼吁,各个教育机构应放弃或者改造价值不高的课程。有分析表明,学习这些课程的毕业生中有1/10的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收入,以偿还他们的助学贷款。在英国,每一门学科都有可能得到积极的回报,但毕业5年后仍未达到偿还助学贷款门槛的比例因学科而异。英国政府在2018年4月提出的还款门槛为25000英镑,但心理学有超过1/5的课程,创意艺术有超过2/5的课程,学生毕业后收入未达到还款门槛。海因兹表示,大学课程对学生和国家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政府应该敦促学生选择合适的课程和教育机构。职业教育或高质量的学徒教育也是值得考虑的替代方案。海因兹表示,我们重点改造那些只关注提高入座率而不是着眼于提供高质量课程的学校。如果大学没有真正为学生带来效益,政府应该调整或者撤销学校的办学资格。如果大学认为学徒或职业教育等其他教育模式更加适合学生,应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建议,而不是提供没有价值的课程。(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20.新西兰:科研基金分配冷落本土研究。


新西兰的学者们认为,当前基于绩效的科研基金分配体系不再对科研发展产生有益影响,因此呼吁重建研究申请评估体系。高等教育联盟(Higher Education Union)主席迈克尔•吉尔克里斯特表示,虽然已经对现有的科研基金分配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改革,但杯水车薪,种种问题依然存在,包括高额的管理费和行政支出、阶段性的聘用制度、繁琐的操作流程、评审过程中的利益博弈以及对分配结果的误用等。吉尔克里斯特认为,只能在少数指定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硬性要求造成了专业化的本土研究显著减少,而新西兰迫切需要这类研究来应对本国面临的特殊挑战。高等教育分析员戴夫•古林指出,基于绩效的科研基金分配体系在设立之初是为了提高对科研的重视程度,16年过去了,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因此,吉尔克里斯特建议废止现行评审制度,重新设定分配科研基金的规则。(摘编自《国外研究生教育动态》)


21.美国:审稿人意见易受同行影响。


日前,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确实有将近一半的学术评审对自己的专业能力缺乏自信。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研究人员从美国7所医学院中招募了277位学者,请他们对研究基金申请书进行评分。在实验组中,评审人员对一份申请给出分数后,屏幕上将显示一串数字,并告知评审人员这是专家们对这份申请的打分情况,看到这些“专家评分”后,47.1%的人选择修改自己的最初评分,但事实上,屏幕上显示的只是随机生成的或高于、或低于初始评分的数字。在对照组中,评审人员不会看到其他人的分数,但他们也可以修改自己的初始评分,结果显示,这一组的评分没有发生变化。这表明外部影响是修改评分的关键原因。(摘编自《国外研究生教育动态》)


END


编者 | 姜洁,同济大学发展规划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专员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里瑟琦智库”的其他媒体的所有作品均为转载稿件,其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如其他媒体、单位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应予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本网所刊载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人来函与本网联系。
浏览 (852)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姜洁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里瑟琦智库 技术支持:骐云科技  沪ICP备18028872号-1
友情链接